公民監督聯盟-一個默默在幫人民監督國會的團體。
現在每天打開報紙,看到人民對於政府以及官員的施政不滿總是以「嗆聲」、「罷免」、「下台」這些字眼表達憤怒的情緒,我總覺得有點時空錯亂,好像我們的人民不是活在一個民主國家。又常常看到新聞裡人民動輒萬人上街、或向官員下跪陳情、抑或向官員丟鞋「致敬」。這樣的官民對立讓我不禁懷疑台灣的監督機制失靈了嗎?還是立法委員們在議會裡睡著了嗎,為什麼人民要走上街頭自力救濟?而抗爭運動的最後卻都成了對人不對事?這就是我們的公民素質?嗆誰真的重要嗎?主事者下台了問題就解決了?君不見問題還是一個一個的爆發出來,台灣已經病入膏肓了。正常的監察機制失靈,再多的上街遊行也救不了國家。砲轟完
這些人之後呢?我們對制度性的問題以及改革到底僅只於不負責任的卸責,還是要負起國家亂象的一部分責任?
在這些公民自行發起的運動中,我感到欣喜的是市民的公民素養逐年提昇,對社會正義的堅持勝於以往,然而另一方面卻對這些活動缺乏深度的表達以及執行成效感到擔憂。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抗議一吐怨氣就達到目標。但是我希望大多數人企望的是真正的改革。媒體的跟風以及獵奇或許可以讓一個運動成名一時,但是也就是喜新厭舊的本質讓這些公民運動在缺乏素質的報導下走了樣,大眾看到的是膚淺的表象,是為了嗆人、是為了找人負責。大眾看到的只有人民對官僚的仇恨,但是沒有更進一步的行為來形成制度改革。長此以往,人民不但對於抗爭著產生激進的機會主義者的認知,反感。更消耗的人民好不容易累積的能量,使得往後的公民運動推行益發困難。
頻繁的抗爭運動如果缺乏發人深省的探討以及引起共鳴的訴求,這些運動到底對社會大眾有多少影響?沒有造成探討以及形成共識的訴求能對執政者有多大的影響力?或者是說,這些抗爭運動到底有沒有獲得人民普遍的支持?如果沒有,過度頻繁的抗爭運動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對抗爭運動變得麻木、厭煩、反感?
抗爭不應該成為常態,找人扛擇任不能解決問題。或許我們還是該回到原點,看看正常情況下該如何監督官員。立委拿了我們這麼多錢,到底有沒有在認真監督,這才是更重要的。我們應該更關注一些議題,並用正常的管道表達意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